2月21日開學伊始,黨委書記、校長蘇國剛在全體教職員工大會上希望全體教職工要做到“心中有人,眼中有分,手中有法”,得到全校教職工熱烈響應,各學科組遵照學校黨委安排,按照“三有”主題教育活動方案,展開大討論、大磨課、大談心等系列活動。
大討論,做到人人內化于心。各學科組掛聯校級領導精心準備講稿,結合學科建設實際,為老師們深度解讀“三有”豐富內涵,“心中有人”,要做到珍愛每位學生,善待每位家長,關心每位青年教師成長;“眼中有分”,要做到育人以學生得到為中心,把握好教育教學分寸,一張一弛,行文武之道;“手中有法”,要做到善用激勵,巧用批評,讓刷新代替批評,存于一心,踐運用之妙。各學科組以蘇霍姆林斯基《永不凋謝的玫瑰》和陶行知《四粒糖果》的教育故事為范例,講述自己的教育故事,交流育人心得。大家一致認為,要用愛心、耐心、責任心,走進學生,關愛學生,把愛的陽光灑向每個孩子的心田;要與家長真誠溝通,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圍和有效機制。生物教研組組長熊英明老師分享教育經歷時說:“教育學生如同培養花草,需用情用心;身教遠遠重于言教,樹立榜樣,感染學生;隨時隨地耐心地教育引導學生,暖心鼓勵學生。”
大磨課,做到人人外化于行。各學科組開展新課程標準、中國高考評價標準和學科教學要求融合性研究,紛紛走進同行課堂,學教相長;聚集集體智慧,集體打磨學科“五學課堂”,把“眼中有分”落到實處。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政治、歷史、化學等學科組根據老師各自的優勢,有選擇地調整教學內容,著力改善教學方法,努力把課堂由“講堂”變成“學堂”,由“教師表演場”變成“學生練習場”。正高級教師、特級教師李現文老師在語文組做《亂云飛渡仍從容,長纓在手縛蒼龍》的專題講座時提出,讓學生的高分代表自己的教學水平;分數是“練”出來的,高分是“悟”出來的;解決“積累”問題,解決“遷移”問題。藝體組的老師們深研學科教學和高校專業招生要求,結合特長生的稟賦,著力開發特色專業校本課程;美術老師們激發學生創作靈感,將繪畫理論和繪畫實踐有機結合;音樂老師們深研專業培育技能,充分發掘學生藝術潛能。
大談心,做到生生心舒志高。各學科組教師根據各自教學班的實際,深入學生開展大談心,做到心心相通,心心相融。特別關注與心困生、學困生、情困生、經困生、身困生等特殊學生的悉心溝通,讓他們打開心結,抖擻精神。高2019級畢業班老師,針對市二診后部分學生的情緒低落,壓力大增,分工合作開展與學生面談工作,特別是珠峰班的老師們開展一對一面輔,讓學生舒展心情,調整狀態,意氣風發地沖鋒向前。心理學科組的咨詢師們利用課間、晚自習療理心困生情緒,及時做好心理積極干預。
心敞亮,揚帆起。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,各學科組認真開展“三有”主題教育活動,育心、踐行、提質,為建成廣元教育的旗幟、四川教育的高地,鍛造學高為師、身正為范、敢于拼搏、勇于爭先的優秀教師團隊。(文:李鳳耀 圖:朱廷婷)